0%

Why Are You?

若总是遭遇不幸,Why?如何打破这个恶性循环?

道理谁都懂,关键是落实和坚持,一旦养成了好习惯,想停都停不下来了,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也是,健康更是

IPCreator:生命无常,且行且珍惜,不要死于无知

这个春节,陪父母过个健康年

母亲有糖尿病,吃什么药管用呢?”

“我也希望父亲健康,但他偏信互联网养生文章。要怎么才能说服他?”

“都说生活细节对健康很重要,但具体怎样的生活习惯才是有益于健康的?”

“父母生病要住院,该如何选择医院、怎么判断医生是否值得信任?”……

这些问题,或许正困扰着你。而它们,正是我想要帮你解决的。

你好,我是张遇升,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互联网医疗平台“杏树林”的创始人。

在「得到」的精品课《怎样健康活过100岁》中——

我会替你跟父母沟通,把健康和长寿的奥秘系统分享,助他们养成不花钱但切实有效的生活习惯,健康活过100岁。

很多人会问,活过100岁,可能吗?

事实上,按现在的医疗和技术条件,我们这代人的父母,大概率上会活过100岁。罗胖不也在讲“百岁人生”嘛。

但活过100岁容易,健康活过100岁却很难。

科学研究发现,人类长寿只有25%是基因决定,75%是由后天的生活习惯决定的。正确的生活习惯,是保持健康长寿的秘密。

而这,正是我能带给父母们的。

我是谁?

可能你又要问了:你是谁啊?凭什么要相信你?

我叫张遇升,毕业于中国最好的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硕士毕业于美国排名第一的公共卫生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同时,我是互联网医疗公司“杏树林”的创始人。

我们每年为几千人提供私人医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像罗胖、徐小平,都是我们的客户。

在多年的医疗生涯中,我深知中老年人饱受哪些健康问题的困扰;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能科学有效地帮他们将问题解决。

在这门《怎样健康活过100岁》的精品课中,我将它们全部分享给你。

这门课讲什么?

在创业过程中,我碰到过好多出现健康问题,却手足无措的父母;

也见到过不少替父母干着急,却不知道怎么办的子女。

为每位父母配一个“健康顾问”,给他们讲解健康知识、保健方法、看病经验。这是我多年来的心愿,也是做这门精品课的目的。

在这门课里,我会从如何做到长寿、怎么应对疾病、怎样科学对待保健品等六个方面,解答父母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健康难题。

它就像一个人体使用手册,带父母科学理解身体,做到健康长寿——

课程里除了深入浅出的医学理论、科学研究,还有很多方便实操的小技巧。

知道你担心医学太晦涩,父母听不懂,我专门准备了一些适合中老年人记忆的顺口溜和小清单。

你可以帮父母打印出来贴在家里,抬头就能看到。他们遇到问题时,也能随时查阅。

陪父母过个健康年

春节将至,此时可能你正在收拾回家的行囊,或者正在去机场、车站的路上……家里的父母,正在准备你最爱吃的菜,等你回家。

不管是电话里,还是过年团聚时刻,他们关心的,都是你吃得怎么样、睡得好不好……而自己的身体状况,往往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生怕你担心。

或许平时工作忙、没时间,

这次过年,你可以趁着团聚,将这门精品课送给父母,陪他们一起过个健康的春节。

十几块钱,换取父母的身体健康,没有比这更划算的投资了。

生理

1
2
3
4
案例共性的特征:
1.经常熬夜
2.工作压力太大
3.名利心太重

持续更新

1
Human Longerity 衰老才是导致癌变的最主要原因,而遗传因素(DNA缺陷)只占到5%,远比人们过去想象的要小很多。因此,他们提出防治癌症的关键在于抗衰老。

0000Cancer.jpg
0001Cancer.jpg
0002Cancer.jpg
0003Cancer.jpg
0004Cancer.jpg
0005Cancer.jpg
0006Cancer.jpg
0007Cancer.jpg
0008Cancer.jpg

李开复
《向死而生》

七个学分
1、健康无价。总是在失去健康之后我们才会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殊不知,有时候,后悔真的来不及了。
2、一切事情都有它的理由。遇到好事,不要得意忘形,小心潜伏在其背后的危机。遇见坏事,不要怨天尤人,或许隐藏其后的是无价之宝。
3、珍惜缘分,学会感恩和爱。工作繁忙压力大,都不是我们忽略家人感受的理由。不管如何,好好珍惜身边相亲想爱的人们。
4、学会生活,活在当下。
5、避免一些诱惑。
6、人人平等,善待每一个人。
7、人生到底是为什么?李开复告诉星云大师他的人生目标是: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等。星云大师说:“人生难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变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要产生正能量,不要产生负能量。”



生病之前,我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影响世界百大人物”之一,我意气风发地赴美受奖,自认实至名归、当之无愧。然而,吊诡的是,领奖回来没几个月,我就发现自己生病了。病中赤裸裸地暴露在病痛的风暴中,再大的影响力、再高的知名度都帮不了忙;在诊疗间、在病床上,我什么都不是,就是一个随时可能在呼吸之间顿失所有的病人。那时候,我常常怨天怨地、责怪老天爷对我不公平,我从内心深处发出呼喊:“为什么是我?我做错了什么?这是因果报应吗?”我是天之骄子啊!我有能力改变世界、造福人类,老天爷应该特别眷顾我,怎么可能会把我抛在癌症的烂泥地里,跟一群凡夫俗子一样在这里挣扎求生?

罹患癌症之前,李开复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向同事许诺收到邮件十分钟之内一定会回复,于是晚上休息时也不关电脑,在睡觉时听到邮件到达的声音会立即从床上起来,阅读回复。熬夜、加班 也是家常便饭。他一直和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在和大家一样的时间内做出超凡脱俗的事情,取得万众瞩目的成功。

朋友看我很痛苦,特地带我去拜见星云大师,并在佛光山小住几日。有一天,早课刚过,天还没全亮,我被安排跟大师一起用早斋。饭后,大师突然问我:“开复,有没有想过,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最大化影响力’、‘世界因我不同’!”这是我长久以来的人生信仰:一个人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世界,就看自己有多大的影响力;影响力越大,做出来的事情就越能够发挥效应……这个信念像肿瘤一样长在我身上,顽强、固执,而且快速扩张。我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正确性。

大师笑而不语,沉吟片刻后,他说:“这样太危险了!”“为什么?我不明白!”我太惊讶了!

“我们人是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有增减。你要‘世界因我不同’,这就太狂妄了!”大师说得很轻、很慢,但一个字一个字清清楚楚。“什么是‘最大化影响力’呢?一个人如果老想着扩大自己的影响力,你想想,那其实是在 追求名利 啊!问问自己的心吧!千万不要自己骗自己……”

听到这里,简直像五雷轰顶,从来没有人这么直接、这么温和而又严厉地指出我的盲点。我愣在那里,久久没有答话。

人生难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变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大师略停了停,继续说:“要产生正能量,不要产生负能量。”他的每一个字都落在我的心田里:“面对疾病,正能量是最有效的药。病痛最喜欢的就是担心、悲哀、沮丧。病痛最怕的就是平和、自信,以及对它视若无睹。 我患糖尿病几十年了,但我无视它的存在,每天照样做我该做的事,我现在还不是活得好好的!”

那几天常听大师开示,觉得自己过去坚信不疑的很多价值观、信念都是有瑕疵的。我当时还带着很多因为身份、名望、地位而来的自负,大师的话语,我虽然记住了,可是我并没有完全明白,也没有完全接受,甚至还有点儿不服气。

有一天,我想到我在微博上时常针砭时弊,也曾对一些负面的社会现象口诛笔伐。于是请教大师要用什么样的态度面对社会的“恶”?没想到,大师还是以一贯平和的语气回应我:

“一个人倘若一心除恶,表示他看到的都是恶。如果一心行善,尤其是发自本心地行善,而不是想要借着行善来博取名声,才能导正社会,对社会产生正面的效益。”

“可是,如果看到贪婪、邪恶、自私等负面的事件,又该怎么办呢?”我想辩解。

大师说:“要珍惜、尊重周遭的一切,不论善恶美丑,都有存在的价值。就像一座生态完整的森林里,有大象、老虎,也一定有蟑螂和老鼠。完美与缺陷本来就是共存的,也是从人心产生的分别。如果没有邪恶,怎能彰显善的光芒?如果没有自私的狭隘,也无法看到慷慨无私的伟大。所以,真正有益于世界的做法不是除恶,而是行善;不是打击负能量,而是弘扬正能量。

养病期间,大师的话语时常在我心中回荡。我想得最多的就是“影响力”这三个字。

过去,不论做任何事情,我都会不自觉地先估算这件事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力。一场演讲不到一千人就不去;每天微博不能新增一万个粉丝,我就觉得内容发得不够。有人发电子邮件问我创业问题,我只回复那些有可能成功的。是否要见一个创业者,完全取决于他的公司有多大潜力。要见哪位记者,也要看他面对的读者群有多少。我从来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我的行程排得满满的,我的时间有限,当然必须过滤掉很多次要的、没有意义的活动。于是,我 精确计算每分每秒该怎么用在能够产生最大影响力的地方;我也几乎有点偏执地把运营社交媒体当作人生目标的重点,把获取粉丝视为志在必得的工作。

那时候,我确实沉溺在各种浮动的快感中,我是众所瞩目的人,走到哪儿都有粉丝围绕着我;我在微博上的影响力让我轻易发起万人实名抵制某一档红火的电视节目;我认为自己是路见不平、仗义执言的大侠。作为一个科技人,我丝毫未察觉自己已经 越界;我坚信自己是在关心社会,但骨子里我恐怕已经被千万粉丝冲昏了头,每一个社会重大事件,粉丝都会期待我的表态,于是我陷入转发与关注的热潮中,不能自已;甚至还运用我的专业知识,筛选最值得关注的微博条文,好让我的言论更具有影响力。

大师重重点醒了我:

追求最大化影响力,最后就会用影响力当借口,去追求名利。不承认的人,只是在骗自己。”为了追求更大的影响力,我像机器一样盲目地快速运转,我心中那只贪婪的野兽霸占了我的灵魂,各种堂而皇之的借口,遮蔽了心中的明灯,让我失去准确的判断力。我告诉自己,有了影响力,我就可以伸张正义、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我的身体很诚实,我长期睡不好、痛风、便秘,还患了几次带状疱疹。这些警示都太微弱了,无法撼动我那越来越强大的信念;人说“不到黄河心不死”,狂心难歇,最后身体只好用一场大病来警告我,把我逼到生命的最底层,让我看看自己的无知、脆弱、渺小;也让我从身体小宇宙的复杂多变,体会宇宙人生的深邃和奥妙。

身体病了,我才发现,其实我的心病得更严重!当我被迫将不停运转的机器停下来,不必再 依赖咖啡提神,我的头脑才终于可以保持清醒,并清楚地看到,追逐名利的人生是肤浅的,为了改变世界的人生是充满压力的。珍贵的生命旅程,应该抱着初学者的心态,对世界保持儿童般的好奇心,好好体验人生;让自己每天都比前一天有进步、有成长,不必改变别人,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对人真诚平等,这就足够了。如果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如此,世界就会更美好,不必等待任何一个救世主来拯救。

现在,我发现一种更符合自己渺小地位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如果我做一件事情,世界上每一个人也都这么做,那么我们的世界会不会变好一点?如果会,我就去做,但 不再用量化的思维计算每件事的“价值”和“意义”。生命太深奥了,很多看不见的价值与意义,会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细微之处。例如生病之后,我陆陆续续在微博上发表了一些病后感悟的文章,我只是真诚地想要跟大家分享,再也不会像过去一样,为了增加点击率和扩大影响力而刻意营造推广。我发现,对于真正有需要的人来说,一篇短文、一句诚恳的话,就能深入人心。与其让千万人过目即忘,不如让一两个人铭记在心。 而且,通过这种真诚、无私的灵犀相契,我自己得到的回馈才会是正能量。

现在,之前汲汲营营追求的一切,在我心里都渐渐淡了;卸掉身上很多看不见的负担,我才有能力辨识网上许多激昂、沸腾的讨论,常常都充满了负能量。

昨日种种,譬如昨日死;今日种种,譬如今日生。病中醒来,昏聩的心灵也醒过来了。我现在不太看网络消息,更不觉得自己需要在网上仗义执言。眼不见、心不烦,不见可欲,使人心不乱;不烦不乱,就不会带来身心的压力,不然,压力是一切致病之源。 就算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我也势必要远离过去的生活方式了。(完)

凌志军
《重生手记》

癌症不是绝症,只要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癌症患者就有更多生的机会。

在患病之前,凌志军一直忙碌工作,采访、写书,每天工作十二小时,每周工作七天。 他想做很多事,例如去家门口的大湖边晨运,陪妻子去旅行,每天早晨给自己煮一壶咖啡,他总是想,还有时间,可是癌症告诉他,他没有时间了,当他决意与癌症斗争的时候,他列出了最想去做的十件事,都是很简单的小事。可是对于那时的他来说,都已几近奢望。所以他求生的欲望,就是围绕着这些简单的事展开的,再去吃一次清蒸鱼,再去看一眼雪山。在手术后不是想着和癌细胞斗争的你死我活,而是去江南的友人家,住上个一年半载。这似乎才是真正的生活,他盼望已久,却恋栈名利而一直没有投入的生活。

按照凌志军的观察,中国的癌症死亡者,三分之一是吓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只有另外的三分之一是真正病死的。 有医学权威指出,90%以上的癌症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方案,符合规范用药的比例不到20%。一旦被检查出癌症的人,往往医生说什么就是什么,正是如此,病人迅速走向了死亡……

凌志军这样概述他的治疗过程:切除了左肺的恶性肿瘤,未接受切除脑部肿瘤的方案,拒绝抗癌特效药,拒绝放疗和化疗,尝试用一些纯自然的方法恢复自己的体能。凌志军采用也是另类疗法,他称之为“康复九策”:1.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2.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3.每天做好五件事:吃、喝、拉、撒、睡;4.适量散步;5.多晒太阳;6.深呼吸;7.修炼一副好心情;8.沐浴在家人和友人的关爱中;9.做自己喜欢的事。

饮食方面,凌志军奉行 足够杂、足够粗、足够素、足够天然 的原则;水则每天喝2400毫升;睡要早睡早起,每天8小时;每天步行5公里,并结合晒太阳和深呼吸——其中,他特别强调呼气要尽,“只有把腹腔内所有的废气排尽,新鲜的空气才能很顺畅地进入每一个角落。”一副好心情则是 从容不迫,顺其自然

但是,思维模式或者说基本观念更重要。如果你深信癌症是不治之症、或者治疗就是要把癌细胞彻底杀死、医生比我懂、越是大牌的医生越可靠、治疗的痛苦再大我也扛得住、特效药好、昂贵的药就好、高营养的食物越多越好……那你离死就不远了。因此,凌志军采取的态度就是适相其反:癌症是慢性病、跟癌细胞和平共处、量力驱邪尽量扶正。正是这样健全的观念带给他自信、智慧和坦然。他从死亡的阴影中活出来不是偶然的。

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导致治疗失败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可以说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1、 癌症是不治之症。我的日子已经不多了。
2、 治疗就是彻底消灭癌细胞。我与肿瘤不共戴天。你死我活。
3、 医生比我懂,我必须听医生的。
4、 越大牌的医生越可靠。
5、 我很坚强,我很勇敢。治疗带来的痛苦再大我也能扛。
6、 有一种特效药。有一种特效治疗手段。有一种特效祖传秘籍。有一种特效食物。
7、 越新奇、越昂贵的药就越好。
8、 高营养的食物越多越好。

心境的平和,似乎也打动了气势汹汹的癌细胞,自己的免疫系统也逐渐强大。正如他在文中说的,据科学家研究,90岁以上衰老死亡,也就是无疾而终的长寿老人,体内都有多种恶化的癌细胞甚至是肿瘤,可是他们的身体一直在完好的运行。他们和癌细胞一直和平共处,直至生命的结束。

也许对凌志军来说,癌症是对他生活方式的一种警醒,似乎在告诉他,他的生活应该转个弯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只要我们 放松心情,放缓生活的节奏,不苛待自己的身体,癌细胞也没有那么轻易造反。共存,并不是神话。

除了为一个癌症痊愈的奇迹,更为这过程中作者时刻彰显的判断力、做事方法:在“绝症”面前有判断力、有逻辑、有质疑辩证、有严谨态度、有用乐观压制恐慌的信念。

先天的人格、岁月的积淀、资深记者以及时政作家的历练,让他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

我相信,具备这些素质的人即使遇到再大的灾难也不会崩溃。

其次有感于作者的术后疗愈手段,作为非癌症患者,这些生活习惯或许也很具借鉴价值。

一、吃喝拉撒睡
作者说:“我特别看重这五件事,把它们当成我走向康复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1、吃
①足够杂:每天吃的食物不会少于25种,包括5-8种谷类,3-5种豆类,1-2种薯类、至少6种蔬菜、1-2种鱼和肉(以鱼和禽肉为主)、3-5种干果、2-3种水果。

②足够粗
这是指 粗粮或者富含粗纤维的薯类、蔬菜、水果。 作者说他很少吃精加工的米和面。每天吃的谷类,有超过三分之二是糙米、全麦面,以及红米、黑米、一枚、大麦、荞麦、玉米、小米之类的杂粮。

③足够素
肉食(以鱼和禽类为主)大约占每天食物总量的10%,大量食用大豆和谷类补充减少肉食带来动物蛋白不足。

④足够天热
尽量买原生态食品,不买过度加工食品。烹调方法主要是:煮、蒸、焯以及少量的炒,除了盐之外不加任何调味品。

2、喝
每天喝2400毫升水,其中大约两成在早晨起床后喝,四成在午睡后喝,一成晚饭后喝,其余部分分散在上午和下午。

3、拉和撒
大便的形状和颜色,小便的颜色,这些都是越稳定、越有规律就越好。通过饮食调节也能起到药物通便的效果。

4、睡
保持充足睡眠。“睡”的关键不是生理问题,而是心理问题。

二、每天步行五公里

三、日光浴
①维生素D除了对骨骼健康有帮助,还能“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而 肿瘤细胞的滋生、突变和爆发,在本质上正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②通过充分的阳光来活得维生素D,比通过食品来补充维生素D好。

四、深呼吸
①作者经历证明,好的空气质量比大家认为的作用更大。
②“呼尽吸足”,把胸腹废气排进,让新鲜空气进入。
③室内空气通常不如室外。尘埃,即“可吸入颗粒物”,会成为病菌和污染物质的载体。

……

从这本书中,还能看出,在美国,普遍认为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疾病,比中国的痊愈率也高很多。而中国,从医生到病人,对癌症的检测治疗方法以及认知态度,都稍显落后。

先进的观念比先进的治疗仪器更重要。 这观念的先进,即科学理性的认知方式,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难,拒绝手术尝试偏方、巫术的乔布斯没能做到,凌志军做到了。

1.身心合一.
快乐源于单纯,健康也是如此。心灵有可能成为肉体最完美的守护者,也有可能成为肉体最直接的摧残者。身心合一。它让我的精神力量变得强大,也让我的生命变得快乐和富有生机。

2.不治而愈.
我们最自然也最普遍的一种心理状态,就是过高的估计一生的力量和药物的作用,过低的估计自己身体的力量。这次的经历让我对人体的力量感到非常惊异。我惊异与它对生命的忠诚,更惊异于它对外来伤害顽强的抵御能力和修复能力。这种强大的力量可以说是一支尽忠职守的卫队。来犯之敌越是强大,它们就越是顽强的坚守着自己的阵地,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直到打败所有的敌人。
事实上,我们 每人都有一套自我修复系统,是与生俱来的。

3.手术。化疗放疗。
然而最可怕的,不在于这些治疗带来的痛苦,而在于这种痛苦的性质。
任何治疗都有副作用,可是副作用的性质是不同的。
手术基本不会伤害患者的免疫系统和自我修复系统,所以虽然带来巨大痛苦,却能很快复原。
化疗和放疗,对身体的岁还是更深层次的,也更长远。最要命的是破坏了患者的免疫系统和自我修复系统,以及新陈代谢能力。因而造成一种几乎无法逆转的损害。恰恰是这种损害,使我们失去了对付癌细胞最重要的基础。
‘量力祛邪,尽力扶正’。祛邪,就是直接杀灭肿瘤细胞的种种治疗手段。扶正,就是以一种更自然,更符合人体新陈代谢规律的生活方式,来增强自己的免疫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
(胸腺五肽,西药。调理身体功能。)
针对慢性病,要‘三分治七分养’。养,定义为‘非医学意义的治疗’,并非泛泛的养生。

4.基本知识
癌症,是自己的身体以一种最强烈的方式发出警告,必须有一个彻底的改变。
我虽然看不到癌细胞的生长,但我能够看到田野上杂草丛生的情形。你拿刀割,用火烧,用除草剂除,它一时间没了,很快又会长出来。为什么呢?因为让它生长的环境—阳光,土壤,雨露,都还存在。我猜想,癌细胞的情形也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追本溯源,改变促使他滋生蔓延的起因,那么,无论你有多么了不起的治疗手段和药物,都难免会使‘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局面。

大多数癌细胞的生成和蔓延,并非直接源自病毒或者病菌,而是由于自身正常细胞的退化和变异。换句话说,他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就好像人类刚刚出生时都是同样健康可爱的婴儿,但是其中一些人后来学坏了,变成危害社会的人。如果对这些人不加控制,再加上诸多社会因素的催化,他们就会越来越坏,直到扩大为有组织的帮派,乃至造成更大规模的伤害。

1
2
3
4
5
导致癌症的原因极为复杂:
**(1)遗传
(2)环境污染
(3)包括饮食在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4)精神压力**

癌症的发生,是因为你身体里多了一些不该多的东西,少了一些不该少的东西。

5.心态
我习惯了安安静静的坐在 音乐 里闭目养神,习惯了眺望 远山近水和蓝天白云,习惯了悠闲自在的吃一顿午饭,再美美地睡上一个午觉,然后等待黄昏的降临。
遵循一成不变,可以预知的生活节奏,让自己有一种安全感。我学会了享受散淡庸常之乐,学会了静静的迎接日出日落,云聚云散,学会了享受阳光,以及阳光下的绚丽多彩,也学会了享受风雨雪雾,以及风雨雪雾之中的幽远清新。这时候,不会再有欲望和焦虑 来打扰我的生活。在忙碌了大半生之后,可以这样来体验生命,真是奇妙。

  1. 饮食
    即使某些食品中真的还有抗癌物质,可以提取出来制成抗癌药,也不能把这些是哦你简单地等同于‘抗癌食品’。这是因为,单一食品中含有的这类物质少之又少,按照一个人每天可能的食用量,根本不会产生抗癌功效。
    任何一种食品,都包含着人体需要的成分。但如果把它们的好处推向极端,说成可以取代一切,还能围剿杀死癌细胞,那就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常识,还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认定所谓‘抗癌食品全是痴人说梦,因而对饮食漫不经心,那也是害人害己。
    所以,我给自己制定的饮食原则是‘足够‘,而不是’绝对‘。

7.睡眠
女性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患癌风险增47%.
我们 通过睡眠强迫身体和大脑停止工作,进行内部修复。
睡眠直接关系到人体健康。

8、维生素D
维生素D是一种类固醇类衍生物。它通常被用来调节体内钙,磷的代谢平衡,以维持骨骼健康。它还具有另外一些奇特的功能,其中之一是‘预防慢性代谢性疾病’。
肿瘤细胞的滋生,突变和爆发,在本质上正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有种理论认为,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癌细胞,每个人生活的环境都存在诱使正常细胞癌变的物质,只是外界的致癌因素不同,自身代谢废弃物的能力也不同,这决定了肿瘤会不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当体内某一部分的代谢功能和免疫力相对较差时,身体代谢的废弃物便会聚集在那里,导致正常细胞变异,进而形成肿瘤。所谓‘癌细胞的转移’,也是机体废弃物不断寻找自我净化能力薄弱的部位,并重新集结的过程。正是依据这种理论,癌症叫做‘全身性代谢废物滞留综合症’。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将皮肤中的维生素D前体物转化成维生素D,输送到肝脏里,

  1. 深呼吸
    癌细胞怕扬起。
    肺的内部充满气泡,看上去有点像一栋楼房,一个气泡就是一个房间。我们大多数人,总是让这栋楼的大部分房间关着,一辈子都不会打开。‘深呼吸’的好处首先在于,它能促使我们打开更多的房间,其次,当我们深呼吸的时候,特别是采用‘腹式呼吸法’,我们不仅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拍出更多的废弃,同时还能对东内脏器官更大幅度的运动。
    我的深呼吸,每天持续大约30分钟。这时候我会有意识地把呼吸拉长。呼的时候,以一种缓慢均匀的节奏突进腹内所有的废气;吸的时候,以同样的节奏让整个胸腔全部充满新鲜空气。
    一边散步,一边深呼吸。节省时间,又不会让散步太过无聊。

于娟
《此生未完成》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复旦女博士的生前反省:为什么是我得癌症?

第一部分 饮食习惯
1、瞎吃八吃
2、暴饮暴食
3、嗜荤如命

第二部分 睡眠习惯
下午5——7点酉时 肾经当令
晚上7——9点戌时 心包经当令
晚上9——11点亥时 三焦经当令
晚上11——1点子时 胆经当令
凌晨1——3点丑时 肝经当令

凌晨3——5点寅时 肺经当令
凌晨5——7点卯时 大肠经当令

熬夜直接危害肝脏。熬夜时,人体中的血液都供给了脑部,内脏供血就会相应减少,导致肝脏乏氧,长此以往,就会对肝脏造成损害。23时至次日3时,是肝脏活动能力最强的时段,也是肝脏最佳的排毒时期,如果肝脏功能得不到休息,会引起肝脏血流相对不足,已受损的肝细胞难以修复并加剧恶化。而肝脏是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肝脏受损足以损害全身。所以,“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 的说法并不夸张。因此,医生建议人们 从23时左右开始上床睡觉,次日1至3时进入深睡眠状态,好好地养足肝血。

第三部分 突击作业
一辆平时就跌跌撞撞一直不保修的破车,一踩油门就彻天彻夜地疯跑疯开半个月。一年搞个四五次,就是钢筋铁打的汽车,被这么折腾得开,开个二十几年也报废了。

第四部分 *环境问题**
医生说:肿瘤的肿块不是容易形成的,癌症的发生需要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要经历多个阶段。从正常细胞到演变成癌细胞,再到形成肿瘤,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当危险因素对机体的防御体系损害严重,机体修复能力降低,细胞内基因变异累积至一定程度,癌症才能发生。

癌症发生的多个阶段为:正常细胞→轻度不典型增生(分化障碍)→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早期癌(黏膜内癌)→浸润癌→转移癌。从自然病程来看,即使过去被称为“癌中之王”的肝细胞癌,从发现到死亡也有3~6个月的生存时间。而据估计,从癌变开始(以甲胎蛋白,即AFP开始低水平升高算起)发展到晚期,有至少2年时间,从单个癌细胞发展到AFP升高的实际时间还要长得多,乳腺癌在临床发现肿块前,平均隐匿时间为12年(6~20年),确诊以后的自然病程也有26.5~39.5个月。一个终年埋头在实验室发明了除甲醛新材料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爱人却经年累月浸泡在甲醛超标的环境里,最终得了绝症。

身边病友的性格特色,不禁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性格。我很喜欢自己的性格,即便有次酒桌上被一个哥们半开玩笑地说上辈子肯定是个山东女响马也好不以为然。我从来不认为有什么不好,后来生病才不得不承认,自己的性格不好:我太过喜欢争强好胜,太过喜欢凡事做到最好,太过喜欢统领大局,太过喜欢操心,太过不甘心碌碌无为。

简而言之,是我之前 看不穿。为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自己人生目标的事情扑了命上去拼,不能不说是一个 傻子干得傻事。得了病我才知道,人应该把快乐建立在 可持续的长久人生目标 上,而不应该只是去看短暂的名利权情。生不如死九死一生死里逃生死死生生之后,我突然觉得,一生轻松。不想去控制大局小局,不想去多管闲事淡事,我不再有对手,不再有敌人,我也不再关心谁比谁强,课题也好、任务也罢暂且放着。世间的一切,隔岸看花、风淡云清。

Paul Kalanithi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保罗的妻子露西也是斯坦福大学的医生和教授。保罗有一个热闹和睦的大家庭。一切都那么美好,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他,却遭遇了巨大的危机。
因为 工作的重负,保罗的婚姻开始亮起了红灯,身体也突然急转直下,体重急剧下降,背部剧痛,还有间歇性发作的严重胸痛。在一次旅行途中,他倒在火车站的长椅上无法动弹。保安来要求他离开时,他连话都说不出来。他第一次绝望地意识到自己可能快死了。
确诊为癌症后,露西决定留在保罗身边,和他一起共渡难关。确诊那天,保罗看着他们写在浴室镜子上的字—“我余生每一天都想和你一起待在这里”,流下了眼泪。

谁都不会想到,死神会突然造访这样一个光芒万丈的人,在他最好的年纪。
是啊,换作是任何人,都不会舍得在人生最辉煌的时候,与这个世界告别。
“三十六岁就得肺癌的概率只有0.0012%。”此刻,保罗的专业度却变成对自己最大的残酷。
然而,他没有时间问:“为什么是我”。
他给自己的答案甚至是:“为什么不是我?
“我对死亡已经做足了准备。我甚至自我感觉良好,完全接受现实,有种万事俱备的笃定感。”
这甚至可以说是他作为一个杰出医生的职业素养。

在灵魂面前,科学有时显得那么苍白;在死亡面前,人才会开始认真考虑生的意义。
浓缩的生命也是生命,人生的意义从未改变。

1
“人当生如蚁而美如神。”生而为人最大的骄傲,并不来源一个人拥有什么,而是取决于一个人去做什么。

I was driven less by achievement than by trying understanding in earnest:what makes human life meaningful.

也希望活着的每一个我们,
都能珍惜当下,
让自己每一天都快乐,
勇敢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人生。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心理

1
2
3
4
5
6
7
8
案例共性特征:
1. 睡眠质量差
2. 工作压力大
3. 自我标准高
4. 喜争强好胜
5. 缺乏疏解渠道及支持系统
6. 缺乏锻炼
7. 负面认知

自证预言:自证预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 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 通俗的说,自证预言就是我们总会在不经意间使我们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如:你认为你的英语肯定不及格了,于是你就用不及格的态度来面对英文(当事人不自知)。考试完了之后往往就是不及格,于是又再一次确认了你的印象。

当你不快乐时,会试图去找到不快乐的原因。这是我们已经习惯的问题解决模式,我们试图去填平不快乐与快乐之间的鸿沟,因此反复的思考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到底做错了什么,而这种行为却会加重低落,可以仔细体会一下,试图找到不快乐的原因意味着自己哪里做的还不够,暗示着如果我做到什么,我就会更快乐。这是一种自责,会不知不觉的让人更低落。

为什么很多人总是不断陷入负面思维中?这是 神经可塑性缺失 造成的。

神经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特指大脑神经的应变功能,包括一套神经系统保持稳态的负反馈机制。如果神经可塑性被破坏,则思维可能陷入僵化、固执、刚愎自用、停滞不前的状态。

那么,如何避免神经可塑性被破坏?这就要引入“应激”这个概念。

所谓“应激”,是指能使动物或人感到不愉快,并对机体产生行为和生理影响的外部刺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应激”,影响大脑中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干扰认知过程,最终影响到人类的健康生活。

最常见的心理应激是慢性或超强的负性事件冲击,一般称之为压力。当压力出现,各种各样的应激信号对大脑的不同结构产生影响,引发不同的生理反应,并指挥人体作出应对。

如果神经可塑性被损伤,人体抵抗应激的通路被破坏,负性事件就会导致认知功能受损——这就是当事人会不可避免地陷入负面情绪中的生物学原因。

长此以往,当事人从思维能力到学习能力,再到社会适应能力,都可能遭到广泛损伤,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故此,从精神医学角度来说,调整神经可塑性,避免应激对神经可塑性的破坏,使得神经系统的负反馈机能能够保持完好以抵抗应激,是预防和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方向。

身体的疼痛:80%的抑郁患者以生理疼痛去医院问诊。这些疼痛的本质是种种负面情绪造成的压力反应:倦怠,疲劳,肌肉疼痛。焦虑,抑郁,自责,愤怒等等负面情绪是来自我们身体内部的威胁。当面临威胁时,身体就会启动备战模式,比如当遇到坏人时,人会变的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血液集中到肌肉,准备战斗和逃跑,这是进化赋予我们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然而我们的身体无法区分威胁来自外部和内部。所以 如果持续处在负面情绪之下,身体就会持续处于备战之下,变得紧绷,僵硬,进而疼痛,而不适的身体反应,也会反过来影响情绪和思维。 例如,一觉醒来,你感觉后背和腰部及其疼痛,甚至无法翻身,这时你很可能会想,完蛋了,我的身体到底怎么了,好痛苦啊,真是病人膏肓。。当这样想的时候,又增加了恐惧、焦虑、无力和无助。这些负面情绪又会作用于身体,增加压力。

除了疼痛,还有睡眠问题,胸闷,气短等也都是抑郁常出现的身体反应。下图是一张网络截图,比较清晰明了的对抑郁和焦虑的症状做了区分和呈现。越清楚越早期的了解和觉察,就越有可能不陷入其中。身体症状远远不止图片中所列,身体乏力,咽部不适,湿疹皮疹,脱发也见于抑郁焦虑案例之中。

他们的脑海里都是悲观的想法,回溯过去,只有痛苦和压抑的时光;当下,没有任何事或是人能引起他们一丝一毫的兴趣;未来,都是灰色,永远不会再快乐起来。 你很难知道,是这一次的失恋,还是那一次的失业,抑或只是一次迟到事件,点燃了抑郁症的火花。有的时候,压力事件接踵而至,脑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抑郁情绪,量变引起了质变。

由于大脑发生功能性病变或器质性病变,他遭遇意志无法控制的精神障碍和痛苦;局外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居高临下甚至带有一丝优越感地同情、开导或者指责他们,是不科学、也是不公平的。

陪伴,而不是说教。
要以陪伴为主,不要讲大道理,须知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道理;
要让患者知道,他需要时,有人在;
不需要时,就能安静呆着。别打扰他,喋喋不休,瞎出主意。

人脑中有几亿个脑细胞,称为神经元;两个脑细胞之间,有一个间隙;人脑传递信息时,前一个脑细胞的神经末梢就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其使命是载着信息,跨越间隙,像邮差一样把信息传递下去。这个化学物质,就叫神经递质。

大脑的神经递质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就是上述三种:5-HT、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三种神经递质,其功能不完全一样:

5-HT:掌管情感、欲望、意志
去甲肾上腺素:提供生命动力
多巴胺:传递快乐

如果这三种 神经递质失去平衡,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就会减弱或改变,人体就会出现失眠、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症状,表现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大脑疾病。

神经递质是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分子。神经元之间有一个负责通信的接头,被称作突触。一个神经元释放出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携带着要释放的信息,游过突触,和另一个神经元结合,把信息释放给它。

不同的神经会使用不同的神经递质,大脑掌管情绪的那部分是边缘系统,这个系统经常使用的神经递质是5-羟色胺、去甲肾上素和多巴胺。

形成恶性循环,先是恐惧一切,然后再恐惧你自己的恐惧。

没有对死亡做过认真思考的人,对生命也不会有真正透彻的理解。”“虽然我们经历过正常人不必经历的痛苦,但我们对幸福的敏感度更高,也比较容易知足。”

《中国人的焦虑从哪里来》一书中,剖析了影响中国人的心理情绪的九大起源,包括:社会不公平、望而止步的高房价、贫富差距、特权横行、收入太低、就业难、食品安全问题、应试教育和环境污染。“欣然接受痛苦,因为你可以从中学习。将来我们也许会通过化学方法锁定、控制和消除使大脑受苦的电路系统。但我希望那天永远不要到来。”

你焦虑了吗?正视焦虑对我们的影响
文:于飞

人为什么会焦虑?

很多人都会在意自己的表现,和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什么是好,什么是不好,有外在的社会评价体系,也有自己的内在评价标准。当一个人的表现被评价为不好,或者可能会被评价为不好的时候,这个人就会感觉焦虑不安,具体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一个外界对自己要求比较高,或者自己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的人,更容易感受到焦虑,也更容易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

另外,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对于当下的不可控,也会使人感觉焦虑不安。在当今社会,付出并不会得到即时的回报,甚至可能得不到回报。自己现在拥有的,说不定在以后的某一天也会失去。

焦虑的种类

现实的焦虑:来自于外界的社会评价体系和学习、工作、人际关系的压力,是有现实依据的。心理的焦虑:来自于内在评价标准和过去的心理阴影、创伤,通常体验为“莫名”的焦虑。焦虑的类型也包括短期焦虑和长期焦虑,慢性焦虑和急性焦虑、惊恐发作。

1.焦虑演变为惊恐发作

长期积聚的焦虑会由于某些诱发因素而爆发,过去的心理阴影和创伤体验也会由于某些诱发因素而被唤醒,引发惊恐发作的症状。在惊恐发作时,当事人会有强烈的失控感或濒死感,会担心自己因意外而死去,从而变的歇斯底里。这时候的当事人,最需要的是重要他人的陪伴,当事人非常害怕孤独,恐惧无依无靠的感觉。

比如,一位从小父母离异的女孩,一直被外婆抚养长大,后来母亲出家,父亲再婚。在听说了继母怀孕的消息后,出现了惊恐发作的症状。继母怀孕的消息,诱发了她内心里被遗弃的恐惧感。尽管她现在已经成年,然而她的内心却始终像一个无依无靠的小女孩。

2.焦虑演变为疑病症

在焦虑的情绪状态下,人会出现了一些身心的不适感,比如心跳加速、胸闷气短、身体僵硬、某个部位的疼痛。在急性焦虑、惊恐发作的时候,人会有失控感或者濒死感。有的当事人会怀疑自己生病了,或者担心自己因突发疾病、得绝症而意外死去,进而四处求医问药。当医院的检查结果显示为正常之后,就可以感到心安、放松。比较严重的当事人,还会怀疑医生检查的不仔细,或者是在敷衍自己。

3.焦虑演变为失眠

在焦虑的情绪状态下,人的身体紧张、心里不安,睡眠质量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容易睡不着、睡不踏实、多梦、早醒,早上醒来感觉身体疲倦、情绪低落。因为睡眠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人只有在比较轻松、疲倦的心理状态下才会睡着,也才会有良好的睡眠。

如果当事人害怕睡不着、睡不好,担心影响第二天的学习、工作或者人际关系,有的女孩子还会担心有黑眼圈、皮肤变差、老的快,人就会变得更紧张,更加的难以入睡。睡不着、睡不好与担害怕相互影响,形成了 恶性循环,从而形成了睡眠困扰,甚至是长期失眠。

4.焦虑演变为强迫症

在人的焦虑情绪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疏导之后,人的身心就会自动自发的通过一些反复思维和反复行为,来获得安全感和掌控感。

比如反复的思考、辩证、穷思竭虑,反复的检查、确认。

值得一提的是,当事人有了强迫症状之后,现实层面的问题都成了浮云。当事人会一心想着解决强迫症状,认为解决了强迫症状之后才可以好好的生活。然而把症状当病治,就是绝症,才有了强迫症是心理癌症这一说。强迫就是一种紧张、封闭、偏执的心理状态。

5.焦虑演变为抑郁症

在焦虑情绪长期得不到有效的疏导、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之后,当事人渐渐的感到无望,于是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失去了希望感,对生活失去了兴趣,变得意志消沉,而同时又感到恐惧不安。

严重的还会丧失工作能力,甚至是生活不能自理,卧床不起。

6.焦虑演变为社交恐惧

因为在意自己的表现和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容易紧张、不自然,特别是在面对异性、长辈、老师或领导的时候。

表现为内向、孤僻、不爱说话、回避人群,这些表现和周围人的评价,使当事人感到自卑、焦虑、压抑,久而久之成为社交恐惧。

社交恐惧的朋友喜欢独处,因为孤单、寂寞,喜欢幻想。与外面的世界隔绝之后,往往会虚构出一个主观世界,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与周围的人爱恨情仇,而需要回到现实的时候又会非常的不适应。

正确认识焦虑

1.焦虑是社会普遍现象。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相互比较都会使人感到不安。而且未来有太多不确定、不可控因素。人在紧张不安的情况下,普遍会出现一些担心、害怕的想法,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身体僵硬的躯体症状,同时也会伴随一些社交焦虑和强迫反复症状。

而且,适当的焦虑是对人有帮助的。那些面临危险,没有负面情绪体验的动物,已经被大自然淘汰。焦虑情绪是对人的警示,提醒人们做好解决问题的准备,或者及时、有效的规避可能存在的风险。

2.情绪和思维相互影响

焦虑的情绪体验,会引发各种担心、害怕的想法,而这些负面的想法,又会加重焦虑情绪,进而引发恐惧感,形成 恶性循环

这一过程往往是自动化的,而且非常快速,当事人甚至会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活动,只是感觉突然之间就开始焦虑、恐惧。

那么,如果可以对这一心理活动有足够的认识,在其发生的过程中,进行有意识的心理干预,就可以及时、有效的的打破恶性循环,启动一个良性循环。比如可以改善情绪,或者可以调整想法。

3.做一个观察者

基于对焦虑的正确认识,在出现焦虑情绪和一些症状表现之后,平静的面对各种身心的不适感和各种担心、害怕的想法,试着做一个旁观者,平静的观察自己的这些情绪和想法,抽身事外。难受就看着它难受,想就看着它想,不做任何的改变。这样做需要勇气。

具体的练习方法:静静的坐着或者躺着,轻轻的闭上眼睛,做几个缓慢而悠长的深呼吸,深深的吸气,慢慢的吐气…然后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自己的意识从自己的身体里慢慢的分离出去…飘到了房间的某个角落…在那里,看着自己身体…看着自己的想法…看着自己的情绪…看着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看,就只是看,做一个观察者,不做任何的干预和改变…就让一切,如其所是。

经过反复的练习之后,就可以把这个方法变成技能,每当以后遇到不开心的事情,这个技能就会自动化的运转,改善心理状态。

4.放松、愉悦身心

在焦虑、惊恐、疑病、失眠、强迫或者抑郁发作的时候,不管做什么都是杯水车薪,就干脆什么也不做,让一切顺其自然。

在平时的时候,要多注意放松身心、愉悦心情。

比如,可以多做一些运动、锻炼身体,多从事兴趣爱好、娱乐活动。多参加社交活动,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支持系统。

特别是亲密关系的建立和改善,可以提高人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使人变得更放松、更愉悦,那么相应的,也就更不容易焦虑。

5.确立自己的价值

在人生的转折期,人比较容易焦虑。来到新的环境、开始新的生活,需要更换内在评价系统,适应,确立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比如,本来在高中时出类拔萃的学生,进入大学以后,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因为大家都很优秀,于是就感觉自己没有价值。

那么,他需要认识到,自己已经到了人生一个新的阶段,在一个大家都很优秀的环境里,重新开始,再次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再比如,恋爱时被追求的女孩,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公主,被男朋友百般呵护和照顾。而在同居或者结婚以后,发现男朋友就像变了一个人,不仅不再照顾自己,反而会更多的来要求自己去照顾他的情感和衣食起居,好像不再爱自己了。特别是生完孩子之后,感觉就像是从一个公主变成了一个女仆,也会感觉非常的没有价值感。

那么,她需要更换自己的内在评价系统,从一个公主转变为一个贤妻良母,而非女仆。从被照顾,慢慢的学会并喜欢上照顾他人。

6.应对生活事件

可以说心理困扰就是对现实生活的回避。如果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还是会持续的感到焦虑。有的当事人认为,等他的病好了就可以无所不能。可实际上等他的病好了他就需要重新面对现实、承担责任、解决问题,或者学会接纳、放下。而“痊愈”只是一个开始。

解决现实问题的途径如下:首先需要拥抱真实、面对现实问题;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把别人的责任还给别人;如果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可以寻求合作;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的解决现实问题;如果问题经过很多努力依然无法被解决,那就可以选择接纳、放下。

需要注意的是,合作并非谁依赖于谁,或者自己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需要人家也就需要什么,或者用道德去绑架他人。而是可以真正的一起互惠互利、相辅相成。这和在之前求助时得不到回应,而感觉人情冷漠是不同的。在那时候,人家不帮你是本分,帮你是情分。

7.高效学习和工作

古语有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头悬梁,锥刺股。一些传统的价值观念,使得人们认为,只有吃苦、受罪了,才能把事情做好,才会有成就。安逸了反而会感觉心里不踏实,会有负罪感。

而同时我们也知道,只有当人在轻松、愉悦的心理状态下,才能够专注、高效的做一件事情。反而世那些整日里苦哈哈的人,更容易感到疲惫、厌倦、情绪低落和焦虑,做事情拖延、低效率。

如果一个人长期做着自己不喜欢做而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他就会感觉到痛苦,而这种痛苦,又会泛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如果可能的话,请尽量的选择自己感兴趣、喜欢、热爱的事情来做,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幸福感,而且更容易获得成就。

8.焦虑意味着人的成长

在稳定、熟悉的生活环境里,人是安全的。而在遇到变故、转折和挫折等不确定因素后,人就会感到焦虑。而当人把未知变成有知,把不确定变成确定,把不稳定变成稳定之后,人就适应了下来,重新恢复了安全感和掌控感。人生就是持续经历、体验和成长、蜕变的过程。每一次的不安与心安,都意味着人生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安全会范围持续的扩大,直到把整个世界都变成自己温暖的家园。

为什么越努力就越焦虑,为什么努力不能带来快乐?

文:迎刃 | 微信公众号:迎刃(ID:yingrendao)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越不快乐?那得看你是在什么情况下焦虑了。我想说的是,如果事情的结果达到或超过你的预期,一般是不会出现焦虑的。反之,因为事情没有做好,你才会产生焦虑,失望,挫败,后悔,疑惑等负面情绪,你认为呢?

试问在奋斗的路上,谁没有失败过?如果在这条路上,你没有因此产生过任何的负面情绪,说明你还不够用心。所以说,出现这样的焦虑,是正常的。接下来,我们找找“越努力越不快乐”的原因:

1.迷茫

你不知道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有时候看着那些成功的人,有房子有车子,想去旅行从来都是说走就走……或许那就是你想要的生活,可你不知道怎样去实现这样的目标。或者说,你会怀疑目前的工作是否能实现你的理想,怀疑你的努力是否值得,怀疑你选择这一切的理由,怀疑你坚持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你甚至,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

当你发现,坚持了很长时间的一件事,并没有达到你的初衷,除此之外,你得到的只是痛苦,沮丧和悔恨……那么,你的坚持是盲目的。毫无意义的坚持,会让你陷入迷茫,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

2.完美主义

对结果抱太大希望。当结果不如人意的时候,有挫败感。

一方面,完美主义是追求卓越,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表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人格魅力——这是好事。另一方面,完美主义倾向于,以过高的标准要求自己,这种标准你根本达不到,或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达到——这是导致你在奋斗过程中不快乐的原因之一。

适当追求完美,当目标达成时,人就会有成就感,会感到快乐。而过分追求完美,就变成了吹毛求疵,认为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犯错误,犯了错误就变成了一件不可原谅的大事情,挫败感爆棚到怀疑人生。来看看完美主义的人是怎么想的:

-非黑即白:要么成功要么死;如果需要别人来帮我,那我简直弱爆了。
-自责思维:如果在同事面前犯错,那太丢脸了;如果有人不认可我的做法,我很难处理下一步的事情。
-高估可能性:尽管我花了一晚上的时间准备演讲,但是我知道我肯定做不好;如果我请两天病假,别人一定认为我是个懒人。
-“应该”和“不应该”:我不应该犯任何的错误;我不应该紧张,也不应该焦虑(少年,这可不是你说了算啊);我应该在所有问题出现前制止它发生。
长此以往,损害的,只会是你的自信心。说到这里,小编忍不住要问处女座的某些孩纸们一句:你们真的还好吗?

3.害怕失败,认为自己能力不够

自尊心稍强的人,在失败面前,除了不快乐,还会牵扯出一种“有毒”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不是否定自己的努力,而是认为“虽然我尽力了,但是我很无能!”他们害怕失败,更害怕因为失败带来的羞耻感:

“这件事情我没有做好,同事肯定在嘲笑我的无能,他们肯定对我失去兴趣了;我这么无能,接下来肯定没有能力去做成那些事情,那个很重要的领导肯定对我失望透了……”

除了怀疑自身能力之外,为了降低他人的期望,也使自己不那么“丢脸”,而去和他人聊天,刻意表现出一副“其实我也没期望这件事情能做多好”的样子。因为被羞耻感蒙蔽,很难去从另一个角度总结自己的过失,比如说“既然这样做失败了,那当初我要怎么做,才可以成功?”

问题来了,我们应该怎样克服这种焦虑?

1.接受已经产生的焦虑。在失败的情况下,切不可埋怨自己,这样只会加深这种焦虑。我们要做的是,承认和接受这种焦虑的存在。失败在所难免,它并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静坐,深呼吸,问问自己,在害怕什么。

-害怕这样的失败会让他人对你改观?其实你的同事正忙于手头的工作,不会抓着你的缺点不放。
-害怕让领导失望?其实你的领导也会有失败的时候,只不过他比你更懂得总结经验教训。
-怪自己太无能?这件事情并不是你人生的全部,不足以用它来定位你的能力,试着发现自己的优点。

既然失败已成定局,为什么不及时总结教训呢?无谓的焦虑,对事情本身毫无帮助。聪明的人,在失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拿出一套解决方案(尽管有可能会花很长的时间),而不是先批评自己。

2.无视这样的焦虑,该干嘛还干嘛。不要让焦虑支配你的行为,而是你要在焦虑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正常的工作节奏,并借此转移注意力。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其实在你害怕失败的时候,胡思乱想所花费的时间,足够你做一篇总结了。

不管你有多焦虑,请试着让自己自信一些,起码不要把你的焦虑表现出来。失败是在所难免的,也是暂时的!所有幻想中的负面评价,其实都是你的大脑自导自演的一部剧罢了,事实上,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你需要做的是,化焦虑为力量。不如抽时间,来一场酣畅淋漓的运动,整理心情,再重新投入工作中去。你还是那个自信的你,因为你知道:失败的收获,有时候比成功更有价值!

那些打不倒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对“复原力”的探讨

文:梁娟|壹心理心理咨询师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心流场(ID:flowfield)

复原力(Resilience)是我们面对挫折和失败时的一种最重要的能力。

为什么当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一些人可以很快走出悲伤,重振旗鼓,而另一些人会一蹶不振,无法重拾信心呢?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复原力?又应该如何增强我们的复原力呢?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复原力的话题。

一、复原力是什么

卡伦·莱维奇(Karen Reivich)和安德鲁·夏特(Andrew Shatte)在《复原力的因素》一书中写到:“复原力指的是能够从挫折中恢复原状,从失败中学习经验,从挑战中获得动力,以及相信自己可以克服生活中任何压力和困难的能力。

戴安娜·库图(Diane L. Coutu)在其《面对困境:“复原力”的密码》一文中提到,复原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1)直面现实:冷静接受眼前的事实;
(2)寻找意义:价值观坚定,在艰难时期依然能找到生活意义;
(3)灵活变通:有惊人的临场应变能力,擅长利用手中一切资源。

库图认为,只要具备其中的一两项特征,就可以帮助人度过难关。

二、影响复原力的因素

研究表明,复原力主要包括两方面影响因素:内在保护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

  1. 内在保护因素

指个体自身所具备的某些特质,能调节或缓和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比如,情绪的稳定性、性格的内外倾向等、自我效能感等。

A. 情绪稳定性

情绪稳定的人有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通常不会采用偏激的方式处理问题,从而增加了复原的可能。反之,情绪不稳定的个体容易激动,易采取偏激的行为,使得解决问题的难度增加。

B. 性格内外向

具有外向性格的人热爱交际,社交面广,当这类人遇到困难时容易得到更多朋友的帮助和支持,使其复原的可能增加;而内向性格的人比较沉默,不善于交流,这类人较外向性格的人有较少的支持和帮助,从而降低了复原力。

C.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有的推测与判断。自我效能感强的人,在面对失败时,较自我效能感弱的人有更强的信心,Ta相信自己有能力“东山再起”。

  1. 外在保护因素

指个体所处的环境具有能够促进个体成功调适,并改善危机所带来的影响。如家庭,社会的支持。

A. 家庭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家庭是最主要的外在保护因素。

父母的教养方式与一个人的复原力有着密切关系,积极的教养方式更利于子女的心理复原力的发展。家庭环境中温暖的亲子关系,支持性的而非严苛批评性的,家庭凝结力等都有利于复原力的培养和提升。

B.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以外的人际关系,包括朋友,同事,社区组织等支持因素。

个体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能够很好利用这些支持资源,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就会表现出更好的复原力。

三、如何增强复原力

  1. 接受现实,解决当下的问题

直面现实,不要逃避现实,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目前的艰难处境。

当灾难来袭,尽可能利用身边一切资源应对困境,先解决问题。

当问题的结果已经产生时,想想有什么更好的应对措施或补救办法。

在问题处理完之后,想想可以改善和优化的地方,以避免下一次的失败。防患于未然,在困境来临前就训练自己做好准备。

  1. 宣泄情绪,释放压力

确保你有渠道宣泄情绪和释放压力。你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调整情绪:

身体: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摄入适当的营养;多休息;运动也有利于负面情绪的释放。
心智:写日记,画画,冥想,与大自然亲近都是不错的释放压力的方式。
社交:与朋友的倾诉、谈话或商讨都对宣泄情绪,缓解压力有帮助。

  1. 培养成长型思维

警惕非黑即白的思维,避免“总是”“绝不”等绝对化的思维,用成长型思维和发展心态来看待问题。

复原力强的人普遍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相信他们的能力会通过辛勤的努力与奉献得到提升。而封闭型思维的人则认为人的能力是不变的 。

在遭遇失败时,封闭型思维的人把失败定义为自身能力不足,会把自己局限在过去的能力里。而成长型思维的人把失败看成生存体系的反馈。

比如,一次考试的失败,成长型思维的人会开始自我评估,包括学习习惯、上课的专心程度以及能够提升成绩的其他可控因素。封闭型的人会认为自己不够聪明,进而停止努力,因为他们认为智商已经不会改变,所以没有必要再努力。

失败并不代表一辈子失败,挫折也不代表你永远都做不好。

  1. 增强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越强,复原力越强。道格·亨施(Doug Hansch)在其著作《心理韧性的力量》中认为,增强自我效能感的最有效方法有两点:

A. 发现你的心理优势,并在工作和生活中充分运用它们

心理优势包括你独有的感觉、情绪和行为。研究者发现,使用优势会带来更少的压力,更高的自尊和更高水平的积极情绪。

在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优势,和组合性地运营优势,会提高问题的解决效率。所有这些优势会让我们在逆境中更好的管理自己,并建立这样的内在信念:我有这个能力。

B. 设立合理的目标和期待,在达成后进行自我激励

研究表明,树立更高的目标,并不能让人取得更高的成就。我们在设立目标时需要考虑到在实现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并降低对自己的期望值。

具有复原力的人非常擅长实现目标,前提是这些目标符合他们的价值观,他们只会坚持那些能够达成的目标。

每天或每周给自己设定小的、可实现的目标,在实现后,给自己一个奖励。这样,在看到自己逐渐进步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强化一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1. 寻找意义感

当困难来袭,我们可能会将自己视为受害者:“为什么是我?”

但是,困苦中蕴含中生机,挫折中蕴藏着启示,我们需要从失败中发现意义,让自己和他人从中受益。

“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支撑人克服眼前困难和继续往前走的,是生活的意义,这些意义包括如何获得爱和给予爱,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如何让世界变得更好。

寻找生活的意义,能让我们将眼光放长远,将生命拉长,看到这些挫折和失败不过是人生长河中的涟漪,从而获得力量和平静。

  1. 寻求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可能来源于家庭成员,伴侣,朋友,同事,团体,组织或社区。

如果你身边有值得信赖的伙伴或可信赖的团体,你所遇到的阻碍、突发事件及灾难就显得没有那么可怕了。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都需要爱的互相连接。因此当你正在经历一段艰难的时间时,不要害怕向其他人寻求帮助。

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面对丈夫的意外离世,逐渐从阴霾中走出来,她在伯克利毕业典礼演讲时这样说道:

“那些承载着苦难的时光,那些从根本上挑战你每一份坚持的日子,将最终决定你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那些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更强大。

健康四大基石

1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健康第一大基石——合理膳食
民以食为天,合理膳食很重要,合理的膳食可以让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血凝度不粘也不稀。那么合理膳食怎么办呢?两句话,十个字:第一句话叫做一、二、三、四、五,第二句话叫做红、黄、绿、白、黑。记住这两句话十个字,那就是科学的合理的膳食,世界上最科学的了。

“一”是每天喝一袋牛奶
我们中国人膳食有很多优点,但缺钙,中国人差不多99%缺钙,缺钙什么结果呢?三个结果:
第一,骨疼。缺钙的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腰疼、背疼、腿疼、老年忧郁症,反正浑身疼。
第二,龟背。越活越矮,越活越收缩,岁数越大个子越小,为什么呢?龟背。
第三,骨折。一摔倒骨头就断了,这太多了。我们碰到一个病人,病人就是咳嗽,气管咳嗽老疼,最后不咳嗽也还疼。他很奇怪是不是得肺癌了,结果到放射照片,唉哟,放射科医生一看吓了一跳,你就光咳嗽咳嗽就咳断了三根肋骨。住院以后,他还疼不敢翻身,老不翻身,我帮你翻身,啪又断了一根,共断了四根,全身骨头都松了。

所以缺钙造成三大症状。那么为什么会缺钙呢?因为正常每人每天需要800毫克钙,而我们的伙食里仅有500毫克钙,就是每天补足一袋牛奶,正好补充齐了。牛奶什么时候开始喝呢?喝到什么时候呢?终身喝奶。

外国很多人高大健康,实际上因为他们喝奶喝的多。最典型的是日本,1937年侵略中国时是“小日本”,而现在日本人变了,同龄中小学生,日本孩子超过北京孩子,更不要说比广东人高,比福建人高得多。为什么呢?很简单,二次大战后,日本政府每天中午给中小学生每人免费供应一袋牛奶,就这么简单,就这么一袋牛奶,日本人一代比一代高现在超过了中国人,日本有句话“一袋牛奶振兴一个民族”。

英国孤儿院做过专门研究,孤儿没有爸爸妈妈,吃得一模一样,甲组每天加一袋牛奶,乙组不喝牛奶,就这么一点差别,结果到15岁,都要离开孤儿院,进行工作前的培训,结果一看,一天喝一袋牛奶这组小孩身高比不喝牛奶的小孩平均身高高2.8公分;更重要的喝奶这组皮肤细腻,眼睛头发有光泽,个个肌肉发达,而且聪明。人家外面来挑的人啊,任你挑,孩子都是孤儿嘛,你爱挑谁就挑谁,第一批挑选,一看名单,全都是喝牛奶这组。可见喝牛奶与不喝牛奶不一样,一袋牛奶就这么简单,但身高、体重、智慧都不一样。一天喝两袋奶的要高出4.8公分,更明显。

牛奶什么时候喝好呢?睡觉前,因为孩子长个子,白天不长,生长激素夜里分泌,所以睡觉前喝牛奶加一片维生素C和一片复合维生素B,这个孩子不但身高体重好,抵抗力强,感冒、扁桃体炎、肺炎、发烧什么也没有,很健康,一路健康。一袋奶加维生素C、B不到一块钱,就够了。

很多家长对独生子很疼爱,疼得不得法。怎么疼孩子呢?有的家长给孩子买燕窝,买鳖精,还有什么西洋参、蜂王浆,还有各种补品。同志们,其实那么多燕窝,一看燕窝,里面是猪皮;鳖精呢,说得更好,电视台曾报道了一个工厂,一共养了两只鳖,做了三百多鳖精,完了这二个鳖还活着。

其实花那么多钱买补品,你就是牛奶加维生素C复合维生素B就够了。可我们中国人很多人一喝奶就拉稀,那怎么办?改喝酸奶就行了,那我不爱喝酸奶,怎么办?喝豆浆。可是要两袋豆浆,因为豆浆的钙是牛奶的一半,好,那么有的说,我牛奶不喝,酸奶也不喝,豆浆我也不爱喝,豆浆我也不爱喝,那怎么怎办呢?

如果你牛奶不喝,酸奶、豆浆 也不喝,那很简单,你就等死吧!因为什么呢?健康是自己的事,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你遵循规律,一生平安;你违背健康规律,你肯定碰得头破血流;你就是国王、皇帝一样死得比百姓还快,因为你违背健康规律,健康面前人人平等,不以财富地位而有所变化。

我们科里来了一个大款病人,亿万富翁,一个人就一亿五千万,是个公司董事长,38岁,心肌梗死,广泛心肌梗死,唉哟!救活了,室壁瘤,心脏很薄,正常10毫米,他才2个多毫米,跟牛皮纸一样,因为这个心脏很危险,不能咳嗽,一咳这个心脏就破了,大便一使劲心脏就破了,所以他也不敢咳嗽,大便不能使劲,拄着拐棍很小心。

那天问他:“你有什么问题百思不解呢?”他说:“为什么上帝对我这么不公平,我老总在单位不得了,人家38岁不得病,78岁都没得病,怎么我38岁轮到这么个要命的病,怎么我这样倒霉。”我说“据我所知,上帝是最公平的,自然规律是一样的,人世间很多事不公平,但上帝是最公平的,那你为什么得病?很简单,维多利亚宣言,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你违背了这些规律。”

他的血抽出来,立刻凝固了,血液太粘稠了,这个血放了8个时后,上面厚厚一层油,血里高脂血症。他体重188,腰围3尺3寸半。

第一,合理膳食。你这个大款,天天大吃大喝,山珍海味,生猛海鲜,所以你188斤,你膳食不合理。
第二,适量运动。你出门就坐奥迪,有时奔驰,你起码坐个桑塔纳,你上二层楼都坐电梯,你不运动。
第三,戒烟限酒。你一天两包烟,顿顿都喝酒,烟酒无度。
第四,心理平衡。你大款哪有心理平衡,你身边多少女秘书啊,你平衡得了她们吗?好,你这大款,你今天拉着小秘的手,心里就颤抖,心跳就快,你明天拉着情人的手,血压往上走,血压升高,你大哥大、BB机身上挂着,白天呼你,晚上叫你,挣了钱就激动,赔了钱价钱就着急,你天天没有心理平衡。

好!健康四大基石你条条对着干,你不得心肌梗死,谁心肌梗死。这正好说明上帝公平,健康面前人人平等,谁违背谁倒霉,谁顺应谁健康,这就叫好人一生平安。

“二”是250克碳水化合物
相当于6两至8两的主食。这6两到8两不是固定的,比如有些年轻人,民工他干活挺重,一餐就要1斤半。有些女同志呢?胖胖的,工作量很轻,不用6两,3两2两就够了。调控主食可以调控体重,是最好的办法。现在减肥药太多了,实际上不用这么减肥霜、减肥药、减肥喷雾剂。减肥药太多了,实际上不用这么减肥。

怎么办呢?调控主食。
大家听说过吗?意大利歌唱家帕瓦罗蒂、著名歌唱家,体重151公斤,怎么办呢?就是用这个办法,调控主食。我们治过一个病人,身高1.49米,体重99公斤。用这个办法,1天3两,头1个多月,1天2两半,结果1年里体重减轻33公斤,控制主食就可以控制体重。
最近科学家提出一句话减肥,一句话最科学,最顺利的减肥法,叫做: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广东人就是最好的例子,广东人特别爱喝老虎汤,饭前喝汤,一喝汤,神经反射到脑盖,脑盖有食欲中枢,只要你饭前喝汤,就能使食欲中枢兴奋下降,食量就自动减少三分之一,而且吃饭变慢;如果没有汤,你就会拨点菜用开水冲一冲变成汤,先把这个喝掉,立即就能使食欲下降。
我们北方人不一样。北京、山东,北方人是饭后喝汤,越喝越胖。错了,为什么呢?你吃饱饭再喝汤,把胃撑得很大,又加上很多汤汤菜菜,所以饭后喝汤越喝越胖,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你想,瘦人要变胖,饭后喝汤;胖人想变瘦,饭前喝汤。一句话就能减肥。

“三”是三份高蛋白
人不能光吃素,也不能光吃肉。蛋白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3份至4份就好,不多不少。1份就是1两瘦肉或者1个鸡蛋,或者2两豆腐,或者2两鱼虾,或者2两鸡和鸭,或者半两黄豆。

1天3份,比如说我今天早上吃了1个荷包蛋,中午我准备吃1个肉片苦瓜,晚上吃2两豆泡或2两鱼,这1天3份至4份蛋白不多也不少。蛋白过多,死得越快。为什么?很多氨基酸从尿里排出,影响肾脏;消化不良造成肠道毒素太多。蛋白太少也不行。海灯法师是营养不良的神经综合症,后来我们给他静脉点氨基酸,治好出院后他辟谷,不吃不喝,营养就不良,结果死了。
人吃蛋白跟谷物有个比例,我们知道人有32个牙齿,其中4个是臼齿,吃肉用的,28个是门齿,用来磨碎蔬菜淀粉用的,也就是主要是以素食为主,人不能天天吃肉,你不是老虎啊,老虎都是臼齿,那当然是吃肉的,自然界的规律就是这样。

那么,什么蛋白质最好,鱼类蛋白质好,吃鱼的地方,阿拉斯加,舟山群岛,吃鱼越多,动脉越软,冠心病、脑卒中越少。

植物蛋白以什么最好呢?黄豆。黄豆蛋白不但是健康食品,对妇女特别好,减轻更年期综合症。中国的妇女50岁之前挺好,50岁经后生活质量大大下降,为什么?更年期综合症。到更年期妇女血压忽高忽低,一会脸红,一会儿心慌,一会儿出汗,脾气很急,这就是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外国妇女呢?她没什么事,她50、60、70、80,看起来线条一样,还能跳水。中国就不同,为什么,50岁之前可以,一到50岁经以后胖了,血压高了,骨质疏松了,很快变成老太婆了,因为我们没有补充生理性的雌激素,最好的现在有外国都用DVA(利维爱),那里很多高层次妇女都在用这个。豆类就有这种雌激素的作用,可以减少妇女更年期综合症。
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

四是什么意思呢?四句话即:粗细粮搭配,一个礼拜吃3次粗粮,棒子面、老玉米、红薯这些,粗细粮搭配营养最合适,三、四、五顿是指每天吃的餐数,我想重点讲七八分饱。

同志们,请大家无论如何记得吃饭一定要七八分饱。记住这一句话就可以延年益寿。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古今中外,延年益寿办法不下几百种之多,但是都无效,真正公认最有效的能够延年益寿的办法就一种,我们叫“低热量膳食”,说白了就是七八分饱。就这一个办法,古今中外公认能长寿,其他什么秦始皇找仙丹,都没有。

美国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100只猴子随它吃饱,另外100只猴子七八分饱,定量供应。结果呢?随便敞开吃饱的这100只猴子死了50只;另外100只猴子七八分饱的猴子,苗条、健康,精神好的多,很少生病。100只猴子10年养下来,才死了12只猴子,现在一直养着,观察到最后证明所有高寿猴子都是七八分饱。

七八分饱确实很重要,中医有句老话若要身体安,三分饥和寒。一个人要想身体安康,三分饥和寒。美国有个很著名的专家,他的话很权威,写了1千多篇文章,来中国讲学。有一次讲完课,说快要到21世纪了,希望人人健康,我送两句最重要的话,比一切药物都好,哪两句话呢?

第一,吃饭七八分饱。意思是说当你离开饭桌时还有点饿,还想吃,你就离开饭桌,这就是七八分饱。

第二,上楼走路、慢跑。就是平常出去走路,住楼上不坐电梯经常走路上去。世界上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实际上正常的运动就是预防糖尿病,预防冠心病,预防高血压。

就是500克蔬菜和水果

同志们,人生最大的痛苦:癌症、晚期癌症。怎么能不得癌呢?预防癌症最佳办法,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一个特殊作用是减少癌症一半以上。 河南有个林县,食道癌是全世界最多的地方。后来补充一些维生素,新鲜蔬菜和水果,现在林县食道癌明显下降。所以500克蔬菜和水果就相当于8两蔬菜2两水果,经常吃点这个,预防癌症最好。这就是一、二、三、四、五。

什么叫红、黄、绿、白、黑
“红”是一天一个西红柿。我看在座的男同志比较多,特别提醒男同志一天一个西红柿,前列腺癌减少45%,熟的西红柿更好,因为番茄红素是脂溶性的。

第二就是说如果健康人少喝点红葡萄酒或绍兴酒,喝点米酒,这个也可以预防动脉硬化,不超过50至100毫升,少量红葡萄酒也可以,但是酒千万不要喝太多。少量酒是健康的朋友,多量酒是罪魁祸首。有个统计:监狱里罪犯的50%,交通事故的40%,病人25%都和喝酒有关,酒精是罪魁祸首,但少量可以。世界卫生组织口号:酒越少越好。如果没有病,没有脂肪肝,没有冠心病,喝点少量红葡萄酒是可以的,红酒和一天一个西红柿。如果这个人情绪低落,那么吃点辣椒倒是可以改善情绪,红辣椒是改善情绪减轻焦虑的东西。

“黄”什么意思呢?中国人膳食刚才讲过,缺钙和缺少维生素A,维生素A和缺钙有什么表现呢?小孩感冒发烧,扁桃体炎;中年人癌症,动脉硬化;老年人眼花,视力模糊。补充维生素A,可以使儿童增强抵抗力,老人眼睛不花,视网膜好。维生素A在什么地方多呢?最多的是胡萝卜、西瓜、红薯、老玉米、南瓜、红辣椒,或者干脆叫红黄色的蔬菜,红黄色的蔬菜A多。

“绿”是什么意思呢?饮料里茶最好,茶叶当中绿茶最好。绿茶可抗氧自由基,减少老年化,越喝越年轻。我有一次去福建武夷山,武夷山茶农说,你买我们的茶。我说什么意思呢?茶农说,我们这茶好,因为我们这里很多人茶寿;这里不叫高寿、长寿,而是叫茶寿。不管怎么说,喝茶倒是能够延年益寿,减少肿瘤,减少动脉硬化,这是肯定的。

“白”什么意思呢?燕麦粉、燕麦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胆固醇很高,不吃药,就吃燕麦面包。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今年101岁,每天早上吃燕麦粥,燕麦一两用水煮,燕麦粥很便宜,吃一个月下来花的钱还不到吃一片药的钱。为什么呢?你吃一两燕麦粥可以少吃一两馒头,它就是主食吧,一两馒头三毛,一两燕麦粥四毛,才多一毛钱,一个月才三块钱,一片降脂药五块钱,可以吃一个月的燕麦片,而且效果还挺好。特别对糖尿病,燕麦粥不但降胆固醇,降甘油三脂,还对糖尿病减肥特别好。特别是燕麦粥通大便,很多老年人大便干,造成脑血管意外,通大便很好。人有假人,文凭也有假的,燕麦也有很多假的。真正好的燕麦片是中国农科院监制的叫世壮燕麦片,这个燕麦是从中国900种燕麦中提炼出来的最好燕麦。

“黑”什么意思呢?“黑”是黑木耳。
黑木耳这个东西还特别好,它可以降血粘度,刚才讲的大款,血粘度太高,他吃黑木耳就正好。黑木耳吃后,血液便稀释,不容易得脑血栓,也不容易得冠心病。现在很多老年痴呆,其实这个痴呆是很多细小的毛细血管堵塞了,不是一根大的堵,突然堵,半身不遂,破了就脑出血;细小的毛细血管慢慢地堵塞脑子不行了,傻了,记忆没有了,这种情况大多数是因为血粘度太高造成的。

吃黑木耳正好,一天5克至10克,相当于一斤黑木耳吃50天至100天,每天一次吃一点,做汤做菜都可吃。

怎么发现黑木耳好吃呢?美国医生偶然发现。一天看病,病人是美籍华人,医生问:“你怎么搞的,是不是药吃多了。”他说:“没有啊”。“可你的血粘度明显下降,你肯定药吃多了?”他说:“我肯定药没多吃。”“那奇怪了,那你最近吃过什么吗?”他说:“我前天到过加拿大中国城,吃了一顿中国饭,木须肉,有肉片、鸡蛋还有木耳。”

美国医生一想,肉片没用,鸡蛋更没用,“恐怕是你们中国人爱吃那种很怪的东西,不信你再去一趟试试看。”哎,再去一次,果然见效了,一看行了,最后他研究发现,原来是中国的黑木耳减低血粘度。文章一发表后,台湾、香港到处都用这个办法。后来我们北京心肺中心专门研究了黑木耳,兔子、耗子用了5克到10克就能降低血粘度。

后来有一次我为病人看病,碰到一个台湾企业家,很有钱。这个人得了冠心病,血管都堵了,要到美国做心脏搭桥手术。到美国一看,医生说:“不行,现在排的满满的,你一个半月以后再来,我给你排一下。”一个半月以后,他再去,一做冠状动脉造影,三个血管通了,你没有病,血管全通了,不用搭桥,你回去吧。唉!你怎么治的怎么搞的?病人说,只用了一个偏方:10克黑木耳,1两瘦肉,3片姜,5枚大枣,6碗水,文褒成2碗水,给点味精,给点盐,每天吃一回,45天,血栓都化了。这是他给我的一个偏方,虽然我没看见他的片子,但他这个事肯定有。

总之,黑木耳是经过科学证明能降低血粘度,黑木耳5克到10克就行了。

合理膳食就是两句话、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

概论
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三大作风,八项注意
总得说来,健康对我们是最宝贵的。健康不能靠高科技、不能靠药物,

1
2
3
4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
最好的药物是时间,
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那么“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话不是我说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精辟指出:“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医生是帮助本能的。”你看我手剌开一个口子,一会儿出血就凝固了,一个礼拜它愈合了;我们肠子坏了,截了一段,没事;肺坏了,切除一个,没事;肾脏坏了,也可以治。你身体有强大的再创能力,你自己保持好的状态,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你自己有强大的能力,所以病人的本能就是病人的医生。最好的药物是时间,为什么呢?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好。我们有个病人是尿毒症,十二年高血压耽误了,结果透析花了90万元。其实你早治疗很简单,像高血压一天一片药,三个月、半年控制了,费用小,你要耽误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那不是一片药了,而是二种合在一起,你再耽误十几年脑出血了,那就不是一片、二片药管得住,那就是穿颅打洞,抽血,最主要是早治疗。心肌梗死,你马上到医院打上一针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化开了。可六个小时后,心肌梗死再送医院,虽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差;十二小时后,药毫无效果,你打一针都不管用。相反你去得早,不用打15000元的针,1500元国产药就管事,时间是最好的药物。那么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其实很简单,美国专家研究,花在预防上一元钱,节省医陪费一百元钱,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人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最后总的说吧,可以用四句话概括健康,四句话是:一个中心,二个基本点,三大作风,八项注意就行了。“

一个中心”是以健康为中心。因为健康失去了,那你什么也没有,二十一世纪就是以健康为中心。

两个基本点,第一是糊涂一点。小事糊涂,大事清楚,小事认真,整天计较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这种人才是笨蛋,所以糊涂一点。第二是潇洒一点。度量大一些,风格高一些,站得高,望得远一些,这样处人处事多好啊。

三大作风:助人为乐,知足长乐,自得其乐。永远保持快乐。

八项注意:四大基石,四个最好。

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有这些,基本上不要花什么药费,我们各个都健康七、八、九,百岁不是梦。最近我们总结了四句话,很简单四句话:

“天天三笑容颜俏,七八分饱人不老,相逢莫问留春术,淡泊宁静比药好。”

课程提纲
第一集、健康理念

  1. 健康的四个“本”
    社会以人为本,人以健康为本,健康以预防养生为本,预防以教育为本
  2. 健康好理念,预防胜于治疗
    好医生是不让人得病的医生,中医讲,上医治未病
    三十努力,四十注意,五十轻松,六十成功
  3. 生活方[1] 式决定健康
    顺应自然规律,健康自然来;
    像心脏一样工作,像蜜蜂一样生活,像老子一样思考,像婴儿一样睡觉
  4. 健康四句话
    健康就是节约,健康就是和谐,健康就是责任,健康就是金子
  5. 健康态度四种人:聪明人,明白人,普通人,糊涂人
  6. 我的健康我作主
    生命在我不在天,从来没有救世主,全靠自己爱自己
    生命有常,生如春花绚烂,走如秋叶静美

第二集、健康基石

1
2
3
4
5
1. 影响健康的四个因素
父母遗传基因占15%
环境因素占17%
医疗条件占8%
生活方式占60%
  1. 健康的四大基石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第三集、合理膳食

  1. 最合理的膳食结构(十字诀)
    一二三四五
    红黄绿白黑
    常喝牛奶的好处

  2. 什么都吃,适可而止(八字诀)
    饮食要适量
    饮食要定时
    膳食金字塔,食物多样化

  3. 粗细搭配甜咸适度(六字诀)
    一荤一素一茹

  4. 少吃盐:管好盐勺子

  5. 对营养饮食不必刻意
    不要随意,需要注意

第四集、适量运动

  1.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是人类回归自然最好,最美的方式

  2. 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简单运动,作用大

  3. 因地制宜,小运动,大功效
    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
    深呼吸,下蹲起,十点十分去看戏

  4. 运动要坚持,要适量
    “三有”:有恒,有序,有度
    “三不”:不攀比,不争强好胜,不过量

第五集、戒烟限酒

  1. 烟要戒,酒要限
  2. 饭后吸烟百弊无利
  3. 被动吸烟危害大杜绝二手烟
  4. 饮酒宜少量,酗酒危害大

第六集、心态平衡

  1. 心理平衡才能生理平衡
    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
    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社会
    健康养生三个“平”
    养心“八珍汤”

  2. 情绪不良诱发疾病
    别跟自己过不去
    善于调节自己

  3. 心理平衡观三山
    三山归来,不心烦
    井冈山,普陀山,八宝山

  4. 要有把握快乐的能力
    助人为乐
    知足常乐
    自得其乐
    坦然面对失败

  5. 陶冶情操
    正视苦难,善待挫折
    要对比,不攀比

第七集、淡泊名利

  1. 淡泊名利身心好
    英年早逝遗憾多
    告别精英的三少,三超,三高
  2. 权钱身外物,走时带不了
  3. 功到自然成,无须用机巧
  4. 急功近利害处多
  5. 光明磊落心安定
  6. 淡泊宁静,身心健康

第八集、和谐心灵

  1. 话聊聊出好心情
  2. 常牵手,幸福更长久
  3. 甜蜜爱窝,幸福生活
    家庭和睦,全家健康
    丈夫是中心,妻子是核心
    妻贤夫病少,好妻胜良药

第九集、和谐家庭

  1. 男人更需要关爱
    男人有泪不轻弹,男人有话不爱说,男人有病不去看,男人有家不爱回(生活极不规律)
  2. 男人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有苦不要强下咽
    保持自己心态的平衡
    学会爱惜自己
    不妨适当改变自己
  3. 家庭的重要作用
    家庭是荒漠中的绿洲,是生活的港湾,是人生的驿站,是夫妻之间的心理诊所
    有家看似平淡淡,没家立刻凄惨惨
    世上只有家最好,男女老少离不了
  4. 女主人决定家庭健康
    合理膳食离不开女主人
    戒烟限酒离不开女主人
    帮助丈夫获得心理平衡
    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第十集、四季养生
  5. 生物钟和健康
  6. 春夏秋冬养生秘诀
  7. 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预防保健知识
  8. 老人预防猝死“三个半分钟”

张进:对抑郁症的认识误区

今天这条音频跟你说说,治疗抑郁症的目标,是让患者回归社会化生活。

张进是财新传媒的创始人之一,现任财新传媒编委、财新《中国改革》杂志执行总编辑。不过,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一名曾经的重度抑郁症患者,在经过治疗康复后,他开始研究抑郁症,并且先后著有《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渡过2:接纳是最好的治愈》这两本书。同时,他还接受抑郁症患者及家属的咨询,已经帮助许多患者走出抑郁,重新获得了健康。近期,他发布了一篇文章,整理了近年来他对抑郁症的完整思考。下面,与你分享。

首先,张进说,抑郁症的产生,是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三方面的共同作用,它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所以,要研究抑郁症,至少就有三个维度,分别是患者的生理情况、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时间因素。这就是说,要理解一名抑郁症患者,想了解他的疾病,除了他个人的生理、心理情况,还要把他放在社会关系中,进行动态的观察,包括他的家庭关系,社会关系,以及要考虑时间维度。

关于抑郁症的本质,有多种解释,常见的有神经递质假说、神经回路假说、神经可塑性假说、以及海马体假说等,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定论。但有一点确定的是,每一名患者的生物学特质,都时刻处于变动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或失衡。

针对这种动态的解释,张进以神经递质假说为例,他说,人类的精神活动,需要一定的神经递质浓度来维持,而这个浓度是动态变化的。它有个正常的区间范围,在区间范围内变化是平衡的,而在区间外就是失衡的。一旦失衡,人就有可能得抑郁症,或者是其他的精神疾病。所以,一方面,这个区间小的人,天生就容易得抑郁症,而区间大的,即便神经递质浓度变化大,但只要是在区间范围之内,就不会得抑郁症。另一方面,既然这个浓度是动态变化的,所以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可能会出现失衡的情况,只是大多程度都比较轻,没有发展成抑郁症。但是,这也说明,其实谁都无法保证,一辈子永远与抑郁症无缘。

张进说,抑郁症其实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类病,如失眠、情绪低落、兴趣丧失、能力下降、社会退缩等,我们把这些症状综合到一起,统称为抑郁症。因此,每一名抑郁症患者,几乎都是独特的,比如有的患者是失眠、头疼,而有的患者是嗜睡,还有一些患者睡眠没问题,但是有自杀倾向。所以相应的,针对这些不同症状,治疗方式就要调整。在现实中,有时候即便是同一个人,他在不同时期,吃同一种药的效果,都可能会不一样。而且,有少部分抑郁症患者,吃药是无效的,只能靠心理、运动等其它办法协同治疗。

因此,关于抑郁症的治疗,存在复杂性和难治性。张进说,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想治疗抑郁症,就必须要有开放性思维,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一定不能固步自封。要始终以患者为中心,寻找最适合个体患者的治疗方式。而且,只要不耽误患者,不增加经济负担,即便是各种看似不科学的方式,也可以尝试。

最后,张进说,抑郁症的治疗,不应该用“能不能彻底治愈”来衡量,正如上面说到的神经递质假说,很多人即便失衡,其实却并没有得抑郁症。因此,从生理本质上观察,是难以判断是否治愈的。所以,对于抑郁症,一个更好的概念是“康复”,它不仅是意味着,困扰患者躯体与精神的症状完全消失,更是意味着患者的“社会功能”得到恢复,可以回到社会生活中,完整履行自己的家庭角色,社会角色。

以上,就是张进对于抑郁症的完整认识,供你参考。

本文源自:公众号“渡过”(【世界卫生日】多维度认识抑郁症, 兼对《渡过》的补正 渡过)

协和医学博士亲述:医生看病的秘密

2016-11-26 常青 罗辑思维

医疗的本质是不确定性
一位练就的名医,后面肯定站了一排鬼魂
如何给自己选一位好医生
聪明的病人知道怎么与医生沟通

当今,医疗世界正在往高度复杂的趋势演变:

生活在这个时代,人的身体会以13000多种不同的方式出问题;

在现代医生的手边,有6000多种药物,4000多种治疗手段,每种有不同的使用要求、风险、注意事项;

一名普通内科医生,每年要诊断370余种疾病,要考虑其他1000种健康问题,开出600余种药,进行30余种治疗。

穿着白大褂的这群人,面对的疾病世界,从几百年前的简单,到几十年前的复杂,再到现在的“非常复杂”。医学成了一门掌控极端复杂性的艺术,它考验着作为人是否能够驾驭这种复杂性。

1 中国医生并没有那么糟

因为中国医生的入行门槛相对低,入学数量多,选择医生作为职业的动机千差万别,全国近3万家医院,不排除有一部分混在医生队伍里磨洋工、不负责任的投机分子。这些人正雪上加霜地毁着整支“中国医生”队伍的形象。

如果看看规模比较大、管理比较正规的三甲医院,全国近1500家。在许多三甲医院,博士学位几乎是在医院最后生存的底线。虽然学位不能说明医生的道德基因,但能坚持清贫读医十余年,本身多少能说明他们的努力。

“如果不是神医就是庸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支队伍里混杂着各色人等,各种背景、各种追求、各种目的。作为病人,我们面对这支具有“中国特色”的混杂医生队伍,就要学会区分其中的金子和泥沙。

其实有些中国医生的医术,比国外医生要高明。

一些优秀的中国医生的临床逻辑中,有理性特征,也有可贵的非理性成分,有一种难以图表化和清晰表述的直感。

中国优秀医生的这种临床思维:一方面是受益于中国人口多,病人多,病种多,他每天需要接触的病人多,能给予单个病例的时间短,需很快作出诊疗;另外,也是因为他们对检查的依赖程度还没像美国那样,保留了更多的直感成分。

书本上描写的都是典型症状,临床上遇到的病人往往不那么典型,完全按书本治不好病。任何文字表述的医理法则、方剂治疗,难以囊括千变万化的临床病症。在现代看似精确客观的实验室研究、影像诊断中,经验依然重要。

在积累临床实践上,中国医生面对的病人数量和病种,就决定了某些并未明察的经验优势,这些将塑造他们面对病人的直感。

但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在美国做一个病人,比在中国强,比在中国受气少?美国医疗保险的规范和普遍是一个原因;另外,我们现在还缺少“初级保健医生”或者“全科医生”的有力支持,作为病人与专科医生之间桥梁的有力连接。人们对中美医生的粗略印象,其实更多的是他们背后的医疗体系表现出来的。

2 医生的无知之错和无能之错

羊水栓塞、子宫破裂、脐带脱垂、产后出血,是著名的“产科四大杀手”。

“一个妇产科大夫要是一辈子没在这四大杀手前栽过跟头死过人,几乎是老天罩着。如果在每一次的面对中,能第一时间识别,有效救治,化险为夷,有惊无险,可谓圆满收山的产科大家。”

什么是医疗的本质?看向外,是悬壶济世。看向内里,应该说是“不确定”。

这一路,有很多人类所无法理解、无法掌握的。但对于医学,其实我们更相信的是“只要努力,人类终会攻克某某疾病”的乐观主义,或是“有问题,找答案,就会有答案”。

除了“不可知、不确定”,还有一个问题:即便在可控的、已有认知范围内的,如何不遗漏、不缺失、保持每一次医疗的决策质量的稳定?

在每天的ICU重症监护病房,每位病人要接受178项操作,服药、吸除肺部积液、静脉置管、插导尿管……每项操作都有风险,但医护人员的操作错误率只有1%;对于一个昏迷的病人来说,仅仅在床上躺着就可能会出问题:他的肌肉会萎缩,骨质会变得疏松,身上会长出褥疮,血管开始栓塞……

现代医学日益复杂,而且所有复杂的医疗操作都要人来完成,错误便不可避免。行医最难的一点是:医生这个职业必须从自己犯的错误中学习和成长,但是错误是犯在活生生的病人身上。

遍数要求错误越少越好的行业,标准最高的可算是:飞行、建造摩天大楼、医学。飞行这一行的错误基于已知,而医学面对的诸多未知的、关联的身体各系统反应。

有专家把人类的错误分作两类:“无知之错”和“无能之错”。

面对不确定带来的,是“无知之错”。但还有“无能之错”,作为人,存在人生来就有的认知缺陷。任何一个需要我们掌握复杂性和大量知识的领域,都难以避免“无能之错”。

人类为什么会犯错?

一是知识有限;二是能力不足;三是无法克服的“必要错误”。

自打进医学院起,我们许多次听老师这么说:一位练就的名医,后面肯定站了一排鬼魂。

即便“好医生”也会犯错。“好医生”在犯错后,除了深知人的局限之外,还会陷入深深的自责、自我怀疑、自我惩罚。那些“好医生”们无法公开分享,只能独自消化,一位外科医生在此之后,会在手术台上变得优柔寡断、逃避做决定。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过分的自我防御。

而病人,永远是期待医生不犯错的,起码不要在自己这里犯错。但哪怕医生是给自己最亲的人看病,也难免犯错,甚至更多。在医生圈子里,甚至有一种说法,就是给越熟悉的人看病,反而越容易犯错误。所以外科医生们很少亲自给家属开刀,而是托付给别的医生去做。

3 面对病人,医生是如何思考的?

医生的思维中,存在着理性的因果推断,也存在着直感。这些方式中,包含着人类思维的局限。

大约80%的医学错误是可预知的智力陷阱、认知错误造成的,而这些错误,只要是人,几乎无一幸免。只有20%是和技术错误有关的,比如:混淆了检查结果或是难以辨认的笔迹……

关于医生是如何思考的,在西方有不少研究。

“造就专家的一个因素是,他们能把越来越多的问题解决过程,转入自动状态。”经过多次重复后,许多思维过程和环节成为自动状态,不需付出太多精力,就像熟练开车一样。但对于新病例新情况,则需要有意识的思考,常需更多时间以得到解决方案,更容易犯错。

与电脑相比,人类的思维不可重复性偏多:一方面,我们很容易被各种因素影响,比如:所见事情的顺序、最近的经历、干扰和偏差、信息的组织方式……其次,在考虑多因素方面,人的思维并不擅长。有时,我们会给某些因素过高的权重,而将其他因素忽略不计。有了电脑的帮助,人的思维才能更一贯,更准确。

当一个医生的诊断思考建立在特别的思维定势上,归因错误就发生了。这时诊断的动力,就像一个从山上滚下来的石头,有足够的动力让其他东西都让路。医生也是人,他就会犯以下这样的思维错误,常见的有这几种:

错误1:“我见过这类的”

像我们大多数普通人一样,医生常常会因为一些固定思维而进入歧途。这些固定思维建立在某人的外貌、情绪状态或当时的情境之上。

所以一个流浪汉的方向感丧失,可能会被很快归结于酒精中毒,其实真实的元凶是糖尿病。

错误2:“我刚才还见过这么一例”

医生坦言,“我们所有人都会被刚才见到的所影响,或者被印象最深刻的所影响。”

如果在一月份,你的医生刚见过14个流感病人,然后你来了,肌肉疼,发烧,医生最有可能说你得了流感。但有时它也可能是脑膜炎,或者你忘了告诉医生的对破伤风疫苗的反应。

最好的防卫是:除了告诉医生尽可能全的病史;另外,当医生说“有很多这样的病例”时,警惕一点,开始问医生问题。

错误3: “我得干点什么”

医生一般来说,当对问题的性质不太确切时喜欢干点什么,喜欢行动。这种思维上的导向,会导致各种新问题。

错误4: “我喜欢(讨厌)这个病人”

对病人的情感上的反应,是大部分医生不愿意承认的。

对于特别喜欢的病人,医生们可能会错过一个危及生命的疾病的诊断,因为他们不希望那是真的。负面的情绪,则会使医生失去判断力,有时会使医生不愿再多想多做一点。

“如果你感觉到医生对你有点恼火,他可能是不太喜欢你。最好重找一个医生吧!”大部分病人还是能判断出医生对他们的感觉的。

4 如何给自己选一位好医生

即使面对素质混杂的中国医生队伍,也还有人能幸运地碰到好医生。只不过,一个主动积极的聪明病人,他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找到这样的好医生,而不是“幸运地碰到”。

一个聪明的病人,求医时主动积极,他可以千方百计去交一个医生朋友或者护士朋友,打听清楚内幕。他虽然挂不上号,但能用各种真诚的方法打动一个专家,能给自己加个号……除了这些,还需动用智慧和谋略。

如何给自己选一个更好的医生呢?

获得信息是第一步。

还算幸运,现代社会可以提供的信息,已经远远大于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

我们可以查到中国名医录,可以在互联网上查到相关专业的名医名单。在每家大型医院的门诊楼,还能看到本院名医的照片、简历;

我们还可以利用医院里的导诊台,有工作人员提供咨询服务,如果你足够耐心,你的问题问得足够到位,往往也能找出本院那个最适合你的医生;

此外,互联网上还有病友组织的论坛,可以发帖咨询;

……

这些信息只不过提供了社会、别人认为的好医生,并非就是适合你的好医生。那么,拿什么标准去衡量“众说纷纭”的好医生呢?

人们对西医医生的判断,有一部分依赖于年龄,或“名医”、“教授”、“专家”的头衔。对“年龄”或是“白发”的依赖,源自老中医形象中暗含的“经验”。

但对西医而言,年龄不应成为主要参考因素。如果你去看内科,“老教授”或“老专家”的号挂不到,选择一位中青年医生,虽然挂号费便宜,但不代表他能提供的医学服务质量就会差。

现代西医发展到今天,更多是以“循证医学”为主线,辅以个人经验、临床思维,对病人个体情况的把握。中青年医生摄取国内外同行信息更积极,阅览网上医学最新进展、参加国际会议交流更无障碍,思维方法也会更创新。

医德、医术、学术,是医生评价体系中囊括的几个要素。但随着各要素权重的演变,今日医疗圈内更多的评价,过分重学术。发文章不断,但不拿听诊器,不会看病的名医,并不少见。

聪明病人怎么给自己选一个好医生?

在医生圈内评价体系中,一个医生更多的是看他的学术成就,他的行政头衔。这些都会更多地给医生带来本领域的地位。

但对具体的病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人情味和医术。如果实在不能兼备,那就医术吧。这是最理性的一种选择。

怎么去了解一位医生真正的医术,是需要去多问问圈子里的人,多看几个医生比较才能知道结果。可惜的是,在这两方面,目前都没有现成的名单,只能我们自己去研究、去判断。

最直接的办法是,交几个医生朋友或者护士朋友,然后去打听:本院的医生如果有朋友需要看这类的病,他们会找哪个医生看。如果能向同行大夫二次求证,那会更好。如果对一位医生的诊疗意见不太确信,也可以在事后再多找一位医生二次求证。同样,尽量去找那些圈里人看病会找的医生。

5 做一个聪明的现代病人

现代医疗风格已经在寻求变化。从前是,医生下命令,病人去执行。现在则提倡:优秀的医疗服务,是病人和患者一起协作。

有人曾解析中国的医患关系:今日中国,医生不会看病,病人也不会看病。看病是医生的事,也是患者的事。作为病人,我们在要求医生给予温情和关注的同时,自己能不能也有效地去做些什么?

沟通是成功看病的第一技巧。在医生和病人的关系里,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沟通的难题和困境。我们都缺少有效沟通的常识:首先去了解对方,然后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真正做到“知彼解己”。

“在这个充满动荡、人声鼎沸的年代里,我们只有学会相互倾听才能避免混乱,安然度过。”

高度专业信息掌握在手,使得医生大多数是一群希望有控制权的人。他们希望表现权威,喜欢那些听话、少提问题、服从安排的病人。但这类被医生所喜欢的病人,常因为失去了思考、表达想法的机会,使得医生无法得到治疗的反馈,也无法感知自己在思考时可能错失的角度和会犯的错误。最后,治病更多地变成了医生自说自话、一意孤行的独角戏。

病人自轻自贱,认为自己本来在医院里就应是“弱者”。重演着过时的医疗模式:“医生下命令,病人去执行”。

有人做过调查,在美国,医生一般在病人开口“18秒”之后,不再倾听,认为病人说得太多。病人呢?只有五分之一,会主动说自己希望做什么检查。

这“五分之一”的现代病人,是聪明的。这种聪明包含了几方面:主动提供信息、要求得到更多信息,表达尊重和肯定,积极沟通,自己动手做能胜任的事情——接受患者教育,阅读和疾病有关的知识,了解身体,了解生命科学的可为和不可为。

现代聪明病人,是在沟通中积极引起对方注意、促成好感、主动对话的病人。他能把自己一次看病的收获,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大化。但这并不是说,他粗鲁好斗、让人讨厌、质疑医生、不尊重医生。

现在的医生,面对病人时,更多精力是在关注疾病的技术解决方法,绝少去关心那个得病的人。

这些“注意力稀缺症”患者,他们一个上午在门诊会面对几十个病人,这几十个病人中每个人还会有不同的病史,不同的用药组合,不同的病情发展阶段……这些信息,像一片海洋,稀释了你作为独特个体病人的出现。

在医生已经疲惫地看完二三十个病人后,你这时出现了。怎么在有限的几分钟内留给他深刻的印象?唤起他稀缺的注意力?让他面对你时精神高度集中,状态良好,给你提出最好的治疗方案?

这就是我们需调用智慧,去琢磨的环节。

医生不是一天两小时好状态的厨子,我们出现在他面前的那刻,很难说是他精力最充沛、精神最集中的时刻。不能选择出现时间和出现时的背景,但我们可以通过主动积极的努力,来唤起医生稀缺的注意力,最后争取最优的医疗,服务于自己的健康。

不要以为出现在门诊室的那几分钟,是稀松平常的几分钟。真正聪明的病人,会利用好这时间,尽可能赢得医生的帮助,解决自己的健康问题。

医生和患者永远是势不两立的敌对方吗?两个凡人之间的沟通,最柔软之处在于——坦率和真诚。

本文作者 常青,协和医学博士,留美博士后。做过肿瘤新药研发,任职知名跨国制药公司多年。文章由罗辑思维独家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罗胖曰:

由大规模陌生人构成的现代社会,有一对基本的矛盾。
一方面,术业有专攻。
围绕一个垂危的病人。医生不仅最有救他的手段,也是最希望他存活下来的人。
家人其实反倒未必。
另一方面,责任有先后。
比如,每一个医生都需要通过犯错积累经验。那谁来当小白鼠?
再如,战场上的军医第一要考虑的是放弃治疗谁,以节省出时间去救活更多的人。谁肯被放弃?
所以现代社会的生存逻辑也包含两个方面——
1.相信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员。
2.理解其他行业的基本逻辑。

从娄滔到霍金,生命长度和厚度有希望并存

娄滔患的是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患病后负责肌肉运动的神经细胞大量死亡,故又称运动神经元病(MND),俗称“渐冻症”。由于患病,娄滔的生命长度可能较短,但这并不意味着患了此病就无法获得与正常人一样的生命长度。首先是,病情的不同可以让同样患ALS的病人获得不同的生命长度,其次,即便现在尚无根治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的良方和良策,但也已经有了希望,如基因疗法。

  患ALS的不同情况最典型者莫如英国理论物理学家霍金,他从21岁诊断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至今,还好好活着。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现在已经75岁,显然与正常人的寿命相当。但是,在其诊断为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后,医生预测他只能活2.5年。是什么原因让其有了不同于娄滔和其他更多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人的生命长度呢?

  诊治霍金的医生透露,有一个重原因让霍金活得更长。霍金的由运动神经控制的呼吸肌-横膈膜和吞咽肌肉都没有受到影响,呼吸肌-横膈膜无法正常工作会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吞咽肌肉失去功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和脱水,也会让病人逐渐衰弱而死亡。所以,一般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人在确诊后只有3年左右的存活期。但少数像霍金这样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人(约占5%)可存活20年以上。所以,霍金是幸运者。

  始于2014年的冰桶挑战风靡全球后,人们开始认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这一病症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病率,目前全球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发病率是1.9/10万人,平均发病年龄62岁。美国的统计是5/10万人,2013年估计有病人15908人。但这个数量显然低估了,因为这只是治疗登记的人数(ALS注册项目,National ALS Registry of the United States)。中国目前尚无流行病学方面的统计,但估计病人约有20万。

  2016年,《自然通讯》的一篇文章预测,全球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例数量将从2015年的222801例增加到2040年的376674例,增长69%。

  尽管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是一种罕见病,在目前也是一种不治之症,但除了少数像霍金那样的幸运者外,是否绝大多数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人就没有希望了呢?当然并非如此,至少目前的基因疗法试验和另一些研究为娄滔和其他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人点亮了希望。

  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相似的病症是脊肌萎缩症(SMA),研究人员通常是对这两种病相提并论,并探索治疗它们的方法。早在1993年,就有研究人员(Rosen)发现,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发病与SOD1基因突变相关,这个基因突变后,该基因编码表达的蛋白中某个氨基酸被替换,其中93位的甘氨酸变成丙氨酸(Gly→Ala,G93A)成为常见的突变之一。

  因此,如果能纠正基因突变,就有可能根治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目前的难处是,需要携带矫正基因到大脑中去的媒介是病毒AAV9(对人无害),但是该病毒难以穿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细胞中。现在,研究人员正在为解决这方面的难题而努力。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也发现,无论是脊肌萎缩症,还是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病人的很多运动神经元(神经细胞)无法产生足够数量的运动神经元生存(SMN)蛋白。该蛋白的缺乏会导致细胞应激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这意味着,如果能够增加任何单个运动神经元中的SMN蛋白数量,就能治疗这两种疾病,而且,对动物试验发现,拥有更高水平SMN的运动神经元的小鼠比低水平的小鼠更可能生存。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一种被称为GSK3b的酶有助于控制SMN稳定性。几乎所有被GSK3b降解的SMN蛋白都被一个称为Cullin的物质进行标记,也就是由Cullin介导了SMN的降解,如果能阻断Cullin的介导过程,SMN蛋白就不会被标记而被降解,同时将保持更长时间的稳定,因此可以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和脊肌萎缩症。

  因此,未来,类似娄滔这样的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是可以既有生命厚度,也有生命长度的。

恩施姑娘在北大读博患“渐冻症”,遗嘱惹哭了网友

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

Reference

[1]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2]于娟:此生未完成
[3]凌志军 :重生手记
[4]李开复 :向死而生
[5]Paul Kalanithi :When Breath Becomes Air
[6]壹心理
[7]洪昭光:健康四大基石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